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小龍蝦的繁殖方式是怎樣的?

小龍蝦的繁殖方式是怎樣的?

小龍蝦常年均可繁殖,以5~9月為高峰期。

小龍蝦的繁殖比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過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產中難以見到抱卵蝦。

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俗稱小龍蝦、淡水小龍蝦,又稱“紅沼澤螯蝦”(Red Swamp Crayfish)。

原產北美,20世紀30年代從日本傳入我國,該蝦現廣泛分布於我國十幾個省市,形成可供利用的天然種群。特別是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生物種群量較大,是我國克氏原螯蝦的主產區。

小龍蝦具體繁殖過程如下:

卵巢在交配後需2~5個月方最後成熟,並進行排卵受精。

受精卵為紫醬色,粘附於腹部遊泳肢的剛毛上,抱卵蝦經常將腹部貼近洞內積水,以保持卵處於濕潤狀態。

小龍蝦的懷卵量較小,壹般在 100~700粒,平均為300粒。

卵的孵化時間為 14~24天。

小龍蝦幼體在發育期間,不需要任何外來營養供給,剛孵出的仔蝦需在親蝦腹部停留10天左右,方脫離母體。

若條件不適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數周仍能存活。

當池塘灌水以後,仔蝦和親蝦陸續從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時親蝦會攜帶幼體進入水體之中,然後釋放幼體。

小龍蝦雖然抱卵量較少,但幼體孵化的成活率很高。小龍蝦分散的繁殖習性限制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給集約化生產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