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海白菜、海青菜、海萵苣、綠菜、青苔菜、綸布,常見海藻。片狀,近似卵形的葉片體由兩層細胞構成,高10—40 厘米,鮮綠色,基部以固著器固著於巖石上,生活於海岸潮間帶,可供食用。生長在海灣內中、低潮帶的巖石上,東海、南海分布多、黃海、渤海稀少,冬春采收,鮮食或漂洗曬幹。
紫菜
英文名:laver ,seaweed
紅藻門(Rhodophyta)原紅藻綱(Protoflorideophy-ceae)紅毛菜目(Bangiales)紅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屬(Porphyra)的統稱。紫菜含有高達29~35%的蛋白質以及碘、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類,味鮮美,除食用外還可用以治療甲狀腺腫大和降低膽固醇,是壹種重要的經濟海藻。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但以溫帶為主。現已發現約70余種。自然生長的紫菜數量有限,產量主要來自人工養殖。壇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條斑紫菜(P.yezoensis) 和甘紫菜(P.tenera)是主要的養殖種類。
日語稱海苔(nori)。紫菜屬(Porphyra)海產紅藻。葉狀體由包埋於薄層膠質中的壹層細胞組成,深褐、紅色或紫色。有性生殖結構在葉狀體邊緣。南北半球均有分布,生長於潮間帶的高潮線,在富氮的水中(如汙水排水管的出口附近)生長最好。收獲幹燥後可作食品,消費量超過其他海藻。東方國家人工養殖作為壹種重要的食物。可作湯的主料、其他食物及肉類的佐料。在不列顛群島,紫菜置於面包上烤食,味如牡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