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外形酷似鹿角而得名,生長在青海海拔3000米森林地帶的苔蘚中,分布範圍很廣,南北方都有。是現存最原始的植物之壹,主要分布於我國甘肅、遼寧、山東、青島等地。藻體新鮮時呈黃橄欖色,幹燥時呈黑色,泡水後會膨脹。
聚寶盆生長過程中,需要提供富含各種營養物質的無汙染海水,或使用自來水、海鹽進行配制,每7-10天更換壹次養殖用水,避免黃水渾濁,維持聚寶盆的正常生長。
而且要把鹿茸種在能曬到陽光的地方,讓植物接受全天候的自然光,促進鹿茸的光合作用。另外,在鹿角的生長過程中,要給鹿角提供稀釋的液體肥料,以加快植株的生長速度,使其早日采收。
鹿角的植物學歷史
卡拉膠,唐代石梁所著《食草學》。李的《本草眼》中含有大量的鹿角,足有三四寸,大如疇腺,分支似鹿角。如果泡久了會很可笑,女人會用它來梳。
羊棲菜骨骼小,體軟骨,分叉角寬,有長角果狀的生長托。馬尾藻卡拉膠幹燥後呈黃綠色、深褐色,長度可達14~15cm。
由於鹿茸的生長區域,銅、鎘和鉛的含量很低,而且鹿茸中沒有重金屬的積累。不同產地鹿茸的礦物質不同,可能與其生長的地理環境有關。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卡拉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