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鮮肉月餅的歷史,大概有100年。鮮肉月餅的核心當然是鮮肉。必須選擇三分肥肉七分精肉的新鮮夾心肉,均勻碾碎。面團的制作以及每塊月餅中肉和面團的比例也是決定月餅美味的關鍵。
根據上海市政府的公開信息,上海最早提出買豬肉要憑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肉票”,是在6月1955到2月65438。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月2元錢券,只能買到1斤豬肉。購買鮮肉月餅既不需要肉票,也不需要糧票,只要鈔票就夠了。後來,排隊買鮮肉月餅成了上海人的習慣。
鮮肉月餅可以歸為蘇式月餅的壹種。當然也有說是首創於上海高橋的,也有可能是兩者的結合,形成了上海鮮肉月餅的獨立特色。蘇州的鮮肉月餅從面皮上看是甜的,餡也是甜的,加了麥芽糖。上海的鮮肉月餅雖然也是甜的,但並不過分,甚至還有鹹味。
上海的鮮肉月餅有自己獨特的做法。正宗的上海鮮肉月餅是用鍋炸的。因為是油炸的,時間長,周圍的面團容易長。正宗的上海鮮肉月餅糕點很薄,餡料是醬肉,但不夠正宗。新鮮的月餅剛出爐的時候最好吃,但是包裝成禮盒也容易保存。中秋節前後,上海的大街小巷都飄著鮮肉月餅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