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喜沃土,耐旱耐澇,生命力強。常生於菜園、農田、路旁,也是田間常見雜草。莧菜適應性強,耐熱抗旱,對光照要求不嚴格。能在強光和弱光下正常生長,在溫暖、濕潤、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上生長良好,抗旱耐澇。
馬齒莧起源於巴西,後傳播到世界各地,多分布於溫帶和熱帶地區,我國南北方均有栽培。危害馬齒莧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和葉斑病。葉面噴施1:1:50糖醋液對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達80%以上。白粉病常用甲基硫菌靈、三唑酮800-1000倍防治;葉斑病用百菌清、多菌靈、速克靈防治。主要害蟲為蚜蟲,用樂果乳劑防治。
壹種馬齒莧的繁殖方法
用於馬齒莧種子繁殖的種子均采自野生或第壹年栽培的。它的種子很小,所以整地壹定要精細。播種後保持土壤濕潤,7-10天即可出苗。扡插枝條宜從當年種植或野生的苗木上采集,最好從分枝多、生長旺盛的健壯植株上采集,每節宜有3-5個節。
切割前的細土;結合整地施用足量的腐熟農家肥。扡插密度(株行距)為3cm× 5cm,扡插深度約3cm。扡插後,保持壹定的濕度和適當的遮蔭,壹周後即可成活。15-播種或扡插後20天即可移栽到田間栽培,栽培面積小時也可直接扡插到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