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在常溫下不溶於水,但當水溫至53℃以上時,澱粉的物理性能發生明顯變化。澱粉在高溫下溶脹、分裂形成均勻糊狀溶液的特性,稱為澱粉的糊化(Gelatinization)。
生澱粉在水中加熱至膠束結構全部崩潰,澱粉分子形成單分子,並為水所包圍而成為溶液狀態。由於澱粉分子是鏈狀甚至分支狀,彼此牽扯,結果形成具有粘性的糊狀溶液,這種現象稱為糊化。澱粉糊化溫度必須達到壹定程度,不同澱粉的糊化溫度不壹樣,同壹種澱粉,顆粒大小不壹樣,糊化溫度也不壹樣,顆粒大的先糊化,顆粒小的後糊化。
還可用酶法糊化.例如:雙酶法水解澱粉制澱粉糖漿。是以α---澱粉酶使澱粉中的α—1,4糖苷鍵水解生成小分子糊精和其他低聚糖,然後再用糖化酶將糊精、低聚糖中的α---1,6糖苷鍵和α—1,4糖苷鍵切斷,最後生成葡萄糖。
取100克澱粉置於400毫升燒杯中,加水200毫升,攪拌均勻,配成澱粉漿,用5% Na2CO3調節pH=6.2—6.3,加入2毫升5%CaCL2溶液,於90-95℃水浴上加熱,並不斷攪拌,澱粉漿由開始糊化直至完全成糊。加入液化型α---澱粉酶60毫克,不斷攪拌使其液化,並使溫度保持在70--80℃。然後將燒杯移至電爐加熱到95℃至沸,滅活10分鐘。過濾,濾液冷卻到55℃,加入糖化酶200毫克,調節pH=4.5,於60-65℃恒溫水浴中糊化3-4小時,即為澱粉糖漿,若要濃漿,可進壹步濃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