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是壹種小型底棲魚類,生活在淤泥底部的靜水或緩流水中,適應性強,能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環境中。泥鰍有鰓。它在水中壹般通過鰓呼吸,但當水中含氧量不足時,就會浮到水面吞咽空氣,通過口腔黏膜呼吸。
我們看到泥鰍離開水後仍然活著,因為泥鰍的皮膚可以分泌粘液,保持皮膚濕潤,從而可以通過皮膚呼吸。所以泥鰍有三種呼吸方式,即鰓呼吸、口呼吸和皮呼吸,但以鰓呼吸為主,其他兩種只是作為輔助呼吸方式。
泥鰍的種類
1,真泥鰍
身體長而呈圓柱形,尾部扁平,嘴呈馬蹄形。5對口須,3對上頜骨,較大的,2對下頜骨,壹大壹小。尾鰭圓形,鱗片小,埋在皮下。體背和背部灰黑色,有小黑點。下半身白色或淡黃色,尾柄基部上方有壹個大黑點。體表粘液較多,頭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口較小。
2.旁系大環蟲
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及其附屬水體,形似泥鰍,需5對。眼睛被皮膜覆蓋,沒有下眉刺。鱗片很大,埋在皮下。尾柄外皮發達,與尾鰭相連。尾柄長度和高度差不多,尾鰭圓形,肛門在臂鰭起點附近。
3.中華泥鰍
分布於長江中上遊,又名鋼泥鰍。吻長而尖,需要3對。下頜骨上有1對紐扣狀突起,下頜骨分叉,末端超出眼後緣。臉頰無鱗,肛門靠近臀鰭起點。尾機較低,生活在礫石底河段的緩水區,經常在底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