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根長什麽樣的
雷公根的藥典正名是積雪草,附上資料 積雪草 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常卷縮成團狀,其莖細長,結節生根,密生成。原產於印度,現廣泛分布於世界熱帶、亞熱帶區,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積雪草喜生於濕潤的河岸、沼澤、草地中。因其葉子酷似馬蹄狀或半個銅錢,又稱“馬蹄草”、“連錢草”。 Centella asiatica(L.) Urban(傘形科) 別名:大葉金錢草、崩大碗、缺碗草、馬蹄草、雷公根、蛐殼草、銅錢草、落得打、十八缺 植物特征:匍匐草本。生於陰濕荒地、村旁、路邊、水溝邊。莖伏地,節上生根。葉互生,葉柄長;葉片圓形或腎形,直徑2~4厘米。夏季開花;傘形花序頭狀,2~3個生於葉腋,每花序上 有3~6朵無柄小花;花紅紫色。果小,扁圓形。[附註]與本植物外形相似有:()天胡美(Hedrocotole sibthorpioides Lain.),傘形科植物;葉較小,長 0.5~2.5厘米,掌狀淺裂,用手揉之有芹菜香味,民間稱小金錢草,效用類似。(2)連錢草(Glechoma headeracea L.),唇形科植物;莖有四棱,葉對生,在葉腋單生唇形花。常易混淆,但效用不同。(3)黃疽草(Dichondra repens Forst.),旋花科植物;葉在匍匐莖上互生,較小,長0.6~1.5厘米,先端鈍圓或微凹,全緣;春季在葉膠生白色小花。效用不同,應予區別。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時間:夏、秋季采集。 性能:性微寒,味苦辛;清熱除濕,解毒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