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昆蟲綱,同翅目,蟬科。蟬,其皮稱為蟬蛻,含有豐富的幾丁質、異黃酮蝶呤、蝶呤和腺苷三磷酸酶,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聲音嘶啞的咳嗽。喉嚨痛。風疹瘙癢、結膜充血、破傷風、驚風、夜啼等。據《中國藥物學》記載,還有助於壯陽、止咳、生津、保護肺腎、抗菌降血壓、治療脫發和抑制疾病。
要知道人體營養豐富,幹蛋白質含量在70%以上,脂肪在7%左右,維生素和各種有益微量元素高於普通肉類食物,堪稱當今食物中的蛋白質之王。當蟬變成成蟲時,蛻下的殼稱為蟬蛻,也稱為蟬蛻或蟬皮。其主要成分含有甲殼素和蛋白質,味甘、鹹、寒,入肺、肝經。本品為辛涼解表的重要中藥。
知道如何吃:
取若幹新出土的老熟幼蟲(若蟲),用清水和少許鹽浸泡,去土,用清水洗凈,放入桶或盆中,用清水加帶孔的蓋子,讓其吐出臟水,晾幹備用或放入冰箱冷凍。
在烹飪蟬之前,應該在沸水中煮4分鐘左右,以便除去蟬表面或體內的土壤細菌。如果要烤的話,最好先把蟬凍起來再烤。在挑選蟬的時候,越年輕的蟬越好,因為老蟬的殼比較硬。年輕的成年雌蟬味道最好,成年雄蟬空空如也,壹無所有,雌蟬滿身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