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面粉、鹽和水。黃豆需要提前浸泡12小時,然後放入大鐵鍋,加入井水,把黃豆擦幹凈就可以了。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註意壹次成型,不要中途添加。
2.燉
將柴火燒開,蓋上鍋蓋,小火燉四個小時左右,直到黃豆熟透,顏色發紅,有少許湯汁。
搗碎
煮熟的豆子被舀到壹個陶罐裏,趁熱用傳統的木杵搗碎,搗成半顆粒和豆醬的混合物。然後將碎豆碾碎放入木模中壓制搗實,以此類推,並修整成長條,脫模放在木板上晾幹。
4.通風設備
壹個星期左右,醬坯半幹,用稻草捆起來,掛在橫梁上,放在陰涼通風處40天左右,直到醬塊長滿黴菌,水分蒸發得差不多。把醬塊取下來,掰成拳頭大小的塊,仔細刷洗。
5、放入醬罐
將醬放入醬缸,註入井水抹醬,根據醬和水的大小撒上大粒鹽,宜多不宜少。幹凈的棉布把缸口封得嚴嚴實實,外面還蓋了鐵蓋,以防雨淋。
6、搗固氣缸
三天後,我開始每天搗缸,從底部往上翻,把醬塊攤開,搗實均勻,鹽水和醬塊充分混合。白天把曬幹的醬打開,蒸發壹些水分,晚上把罐子封好扣牢,如此反復多日,直到醬塊下來壹個醬色,鹽水和醬塊充分融合,醬變得更加粘稠。晾30天左右,醬色發黃,醬香濃郁,農家醬基本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