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草、艾草、熏白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之壹,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習俗
粽子節是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民間節日。慶祝粽子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由於地域遼闊,故事和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在不同的地方觀察到了不同的習俗。
仲夏端午節是龍升天的節日。以挑龍舟的形式祭祀龍祖,是端午節習俗的核心內容。此外,從陰陽魔數和季節衍生出了壹系列端午節習俗。按陰陽術數,午時為太陽,重午為太陽,鬥指南方,卦為分合,天幹地幹為午時,五行屬火,時在仲夏月,天時地利,萬物生長,勢極高。
所以古人認為重午是天地清凈、陽光健康的吉日。侗族粽子節是當地特有的民俗活動,如吹蘆笙、唱二人轉、鬥牛等。除此之外,還有鄰裏之間的走訪,鄰村之間的走訪等等。這種互訪非常隆重。主村和客家村的男女老少都穿著民族服裝,吹著蘆笙,唱著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