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公糧是什麽意思

公糧是什麽意思

公糧,指農民將收獲的糧食按標準無償交給國家。

農業稅是國家對壹切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壹種稅,俗稱“公糧”。在人民公社時期,“公糧”這種農業稅每省市地方各有不同,糧食主產區,非產糧地區差別就很大。農業稅起源很早,中國過去稱田賦,西方國家稱地租稅或土地稅。

在封建社會,農業是最主要的生產部門,是封建制國家最主要的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體。但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隨著工業、商業的發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當代世界多數國家的農業稅已不是主體稅收,而是作為財政收入的輔助手段。

農業稅起源

建國後建立了糧站系統,繼續征收公糧。這壹制度在現執政時代結束,交公糧的歷史至少在中國維持了兩千三百年以上。大鍋飯時代,糧食產量低,全年糧食畝產只有三四百斤,這還要雨水好,如果雨水不好,畝產壹二百斤是常有的事。

農民壹年下來,口糧都成問題,因此,農民和村隊幹部對公購糧抵制情緒很大。所以,每年在夏收和秋收後,縣上和公社就組織幹部下到公社和生產大隊,包點抓糧食征購。下去時,組織上交待,完不成征購任務不要回來。壹方面,糧食產量不高,另壹方面,公購糧征購基數卻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