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腹部有很多細菌,而且有魚腥味。因為常年生活在水下,土腥味比較大,嚴重影響口感。可想而知有多臟,壹般不建議吃。
拾荒者通過觀賞魚傳入中國,因其易養殖、養殖成本低、管理簡單而迅速受到歡迎。但放生後由於國內沒有天敵,開始迅速大量繁殖。
它喜歡吃其他魚卵,壹天能吃3000-5000個魚卵,導致其他魚類滅絕。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已經泛濫成災,是入侵物種之壹。所以養殖中壹定不能放生,也不建議食用,因為它的肉真的不好吃。
擴展數據:
清道夫因為喜歡吃水族箱殘留的餌料和汙物,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所以得名,又名吸盤魚、吸吮鯰,學名為鮎(Silurus asotus),原產於南美洲的河流,在中美洲也能經常見到。
魚體半圓柱形,尾鰭淺叉形,喜弱酸性軟水。適宜的水溫在20℃以上。成魚不能自然越冬,在水體底部活動。具有適應性強、易飼養、雜食性、耐缺氧、捕捉率高等特點,受到消費者和養殖戶的歡迎。
參考資料:
掃地機-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