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約5萬人口,由苗族、漢族、土家族等28個民族組成,為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鳳凰古城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壹,曾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級景區。
擴展資料
鳳凰古城主要景點:
1,北門古城樓
始建於明朝。鳳凰北面,俗稱北門城樓,本名“壁輝”。北門古城樓始建於明朝。鳳凰元、明時為五寨長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間從麻陽移鎮竿參將駐防於此,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將土城改建為磚城,開設四大門,各覆以樓。
2,陳鬥南宅院
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位於古城內吳家弄壹號,在東門城樓和楊家祠堂之間,占地面積366.6平方米,由前進、天井、中堂及後進組成,為四水歸堂回廊式院落,四周防火墻高深嚴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
百度百科-鳳凰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