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的特征:
福壽螺在外形上與蝸牛相似,但在形狀、顏色、大小上有區別。記住這四點:黃、脆、扁、大,很容易區分。福壽螺的殼色為黃色,福壽螺的殼色為藍褐色。福壽螺的殼薄而脆,螺口大,殼口無黑框,而螺口有黑框;福壽螺的椎尾平而短,福壽螺的椎尾長而尖。壺腹比蝸牛大。
福壽螺卵的特征:
福壽螺的卵為圓形,直徑2 mm,初始卵為粉紅色或鮮紅色。卵表面有壹層不明顯的白色粉末,5-6月份5天後變成灰色或褐色,此時卵已孵化成幼螺。蛋塊呈橢圓形,大小不壹。雞蛋排列整齊,蛋層不易脫落。它是鮮紅色的,只有幾十個小蛋塊,壹千多個大蛋塊。
福壽螺的危害:
福壽螺是農作物的“殺手”。在引種初期,人們對福壽螺的生物學特性、營養價值、市場前景和危害性缺乏了解,加上管理不善,導致其迅速擴散到農田,危及水稻等水生作物,現已成為農業生產的壹大災害。
福壽螺孵化後生長壹段時間,然後開始吃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其是幼體部分,基本不吃水稻。主要為害期為插秧至返青。此外,福壽螺食量大,容易導致作物減產。因此,植保專家建議,各地應在水稻返青前控制釘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