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湯水煎兩次,去渣,加麥芽糖溶解,分服。
小建中湯使用標準
1.身體虛弱,疲勞和寒冷。
2.腹痛如按,按壹下疼痛減輕,使食物疼痛減輕。
3.心慌,失眠,手腳發熱,咽喉口幹。
4.腹部診斷:腹壁薄,腹直肌表淺,腹肌緊張,腹壁彈性弱。
如果以上四項具備;1.2.4.或者1.3.4。也是可用的。
(編輯或作者的)註釋/評論/備註
1.現在臨床上練這個方的都不用焦糖了,差!王昌曰:“照此湯,飴糖為王,故不名桂枝芍藥,而名建中。今天用小建中湯的人,永遠不會用焦糖,那就失去了仲景的意義。”如果臨床上沒有麥芽糖,可以用30g代熟蜂蜜。
2.小建中湯為寒熱錯雜、陰陽兩虛之證,但癥狀偏向陽虛。因此,在臨床上,脾胃虛弱、急腹癥患者應用本方治療,如陰虛內熱、出血、煩熱口幹、舌苔少紅、脈數者,慎用。
3.小建中湯加黃芪15g命名為黃芪建中湯,適用於中焦虛寒腹痛、表虛自汗者,以及小建中湯虛者。氣短胸滿者加生姜,飽腹者去大棗,加茯苓12g,肺虛者加半夏9g。
——本文摘自《經方運用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