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產品上市前的評估工作?
產品評價。很多公司的新產品之所以壹上市就“流產”,其實往往和產品本身的先天缺陷有關。由於產品定位不準或功能不足,上市後往往不被渠道和消費者接受,最後不溫不火甚至夭折。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全面評價自己的產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產品是否能滿足市場需求,是否有閉門造車的“嫌疑”。2.產品的定位是否合理。它的戰略使命是什麽?是形象產品,利潤產品,還是規模分攤成本產品?它在企業產品組中的地位或作用是什麽?3.產品的資源匹配度如何?新產品推廣和資源配置是否到位?頻道匹配嗎?推廣費用和宣傳費用夠用還是跟得上?對以上幾點進行合理的評估和驗證後,新產品就有了基礎和相應的準備,就能讓企業付出很高的努力,讓新產品壹下子火起來。例如,金星啤酒集團鹹陽分公司兩年前推出了“野生刺梨”果啤。這種產品介於啤酒和飲料之間,可以滿足更多的消費者,包括老人、兒童、婦女、司機、學生等原本不適合喝啤酒的人群。渠道方面,除了在農村流通市場大力推廣,還在各種城市餐廳、酒店、零售店、夜場等渠道進行展示和陳列,最大限度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同時也通過電視、報紙等地方媒體大力宣傳,培育和引導市場和消費者。經過兩年多的市場運作,該產品現已占據當地60%左右的市場份額,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