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全國各地的佛寺都舉行佛浴會,誦經,並模仿釋迦牟尼出家前壹位牧民供奉乳糜的傳說,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稱為臘八粥。臘八粥被贈送給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後成為民間的習俗。據說有些寺院,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們會沿街捧著施舍的碗,把收集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發給窮人。傳說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窮人稱之為佛粥。
南宋陸遊詩曰:今佛粥更互補,江村更儉新。據說杭州名寺天寧寺有壹個存放剩菜的倉庫。平時寺裏的和尚每天都會把剩菜曬幹,積攢壹年的余糧。到了臘月初八,他們熬臘八粥,分給信徒。它被稱為福壽粥,這意味著吃了它後,他們可以增加他們的幸福和長壽。可見當時的僧人對美食之德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