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指傳遞家信。出自 《晉書·陸機傳》。
作賓語、定語;指傳遞家信。
示例
作為壹只訓練有素的狗,黃耳寄書的舉動並不神奇。
成語故事:
陸機很寵愛黃耳,走到哪裏都要把黃耳帶在身邊。有壹次,陸機很久沒有收到家信。於是他便跟黃耳開玩笑說:“妳能帶上我的書信跑回老家,替我傳遞消息嗎?”出乎意料的是,黃耳居然聽懂他的話了,搖搖尾巴,汪汪叫著,表現出極為殷勤,極為願意為主人效勞的樣子。
陸機試著寫了壹封信,裝在竹筒裏,套在黃耳的脖子上。黃耳沿順著驛路,直奔浙江會華亭而去。它餓了就打壹些野食充饑,遇到江河,就向過渡的人搖著尾巴請求幫助,讓別人帶著它上渡船過河。就這樣,這條聰明的獵犬跋涉了千山萬水,終於跑到了陸機的老家。
壹進家門,它就用嘴銜起竹筒,沖著家人“汪汪”叫。家人打開竹筒看到陸機的信,又驚又喜。等家人看完信,黃耳又沖著家人叫起來,陸機的親人明白了,它這是在要求家人寫回信,於是,便寫好回信照原樣裝入竹筒,仍然系在黃耳脖子上。黃耳蹦蹦跳跳地又帶上它沿來路跑回洛陽,向主人復命。
黃耳送信,來回只花了二十五天。而如果派人專門送信,至少需要五十天時間,以後陸機就常常讓黃耳送信。後人用這個典故形容傳遞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