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隨身包裏的東西幾經變遷,從吸汗的蚌粉、辟邪的護身符、銅錢和雄黃粉,到裝滿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
佩戴香包是相當講究的。江南壹些地方有“戴香囊”的習俗,裏面裝著香料,送給戀人,以示忠誠。為了防病健身,老人壹般喜歡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蓮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花等造型,象征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相親相愛、家庭和睦。孩子喜歡鳥獸,比如老虎、豹子;猴子,鬥雞等。
年輕人最講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熱戀中的戀人,深情的姑娘會在很久以前就精心制作壹兩個各具特色的香包,以趕在節前與愛人相見。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圍男男女女的議論,紛紛稱贊小夥子對象的別出心裁。
中醫自古以來就用香囊避疫、除穢、香濁。
香囊清香宜人,可驅邪避疫。老少皆宜。經常聞其藥氣,可增強人體正氣,有效驅除口鼻瘟疫。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佩戴香囊可以激發黏膜免疫反應,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還能改變口腔和鼻粘膜的酸堿環境,有效遏制流感病毒的入侵,是預防和治療流感及各種流行性病毒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