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老年人有哪些秋季的養生常識?

老年人有哪些秋季的養生常識?

秋季到來,氣候由熱轉涼,空氣中水分減少,與炎夏相比,人體主動補充水分明顯不足,於是產生了由幹燥引起的壹系列生理變化,人們常稱為“秋燥”。秋燥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口渴咽幹、音啞幹咳、皮膚枯燥等癥狀。如果秋燥傷及胃腸,則會有心熱煩渴、不思飲食、大便幹結等現象。壹般健康人是能適應各種氣候變化的,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這的確是壹種嚴峻的考驗。由於老年人對氣候變化適應能力較差,機體抵抗力下降,就容易使老人發生感冒或誘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冠心病及心腦血管等疾病。秋季老人的飲食原則是以預防秋燥為關鍵:飲食以清潤為宜多吃些具有養陰、潤肺、生津及清燥的食品,如蘿蔔、銀耳、梨、百合、荸薺、芝麻等。此外還要多飲些開水、淡茶、豆漿及牛奶等飲料。

飲食以“少辛多酸”為好由於秋季氣候幹燥,不宜多吃煎、炸、熱、燥、油膩之物;更應少吃蔥、姜、蒜、韭、椒(包括胡椒、花椒、辣椒)、烈酒等辛辣香燥之品。

適量進補暮秋時節,人體精氣開始封藏,進食壹些滋補食品較容易被吸收納藏,有利於改善臟腑功能,增強身體素質,對身體素質虛弱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來說,進補可以改善體質,有健身、祛病、延年之裨益。適當可多吃些雞、鴨、牛肉、豬肝、魚及蓮子、核桃、龍眼肉、大棗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