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子花派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湖南初步形成的壹個當代小說流派,其代表作家是周立波。
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周立波在湖南連續創作了壹批以農村活力為主題的優秀小說,如《山那邊的人》、《農村巨變》等。與此同時或之後,湖南出現了幾位直接或間接師從周立波的青年作家:謝普、劉墉、周建民、蕭雨軒等。
他們不僅在創作思想和文學追求上深受周立波的影響,而且在作品中也有壹種“周立波味”,即充滿生活氣息和情趣,具有濃郁的湖湘鄉土氣息。
周立波死後,“茶花派”的創作壹直沒有中斷。除了原創作家,1980之後,谷華、葉、孫建中、等中青年作家的創作實踐進壹步豐富和發展了這壹小說流派。這壹派作家堅持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和方法,堅持在民族化的基礎上進行思想和藝術探索,往往帶有政治意味。
他們在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了類似“茶花派”的藝術風格:細膩、明快、含蓄、樸素,充滿生活和抒情氣息,具有鮮明的地域民俗和詩意美。“茶花派”的形成。
雖然只是對文學思想、創作理念、主題內容、藝術魅力的壹種無組織、無意識的默契,但它作為壹種體裁的形式已經存在,作家的實力和影響力也相當可觀。同時,也為促進地域特色文學流派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