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茵陳 六兩[18g] 梔子 十四枚[9g] 大黃 二兩[6g]
〖用法〗 上三味,以水壹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方歌〗 茵陳蒿湯治陽黃,梔子大黃組成方,
梔子柏皮加甘草,茵陳四逆治陰黃。
〖主治〗 濕熱黃疸,壹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則頭汗出,小便短赤,腹微滿,口渴,苔黃膩,脈沈數。
〖功用〗 清熱利濕退黃。
〖病機〗 濕熱黃疸,為濕邪與瘀熱蘊結於裏所致。
〖附方壹〗 梔子柏皮湯(《傷寒論》)
組成:梔子 十五枚 [9g], 幹草 壹兩,炙 [3g] 黃柏 二兩 [6g]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壹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功用:清熱利濕。
主治:傷寒身熱發黃
〖附方二〗 茵陳四逆湯(《衛生寶鑒》)
組成:幹姜 壹兩半[6g] 幹草 炙,二兩[6g] 附子 炮,壹枚[9g]去皮,破八片 茵陳 六兩[18g]
用法:水煎涼服。
功用:溫裏助陽,利濕退黃。
主治:陰黃。黃色晦暗,皮膚冷,背惡寒,手足不溫,身體沈重,神倦食少,脈緊細或沈細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