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壹天結束。處暑之後,氣溫逐漸降低,降雨減少,開始進入秋收時節,秋韻也就隨之而來。
二十四節氣有“三暑”,即小暑節氣、大暑節氣、處暑節氣,按順序分別為初暑、中暑、末暑。“三暑”中間還夾壹個“立秋”節氣,立秋之後才是處暑,酷暑時間比較長
處暑習俗
壹、放河燈
據說放河燈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漁獵時代。那時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遇到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做小船,放入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二、開漁節
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沿海都要舉行壹年壹度的隆重的開漁節,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駕船出海。石浦漁民素來有“三月三,踏沙灘”以及“祭海”等習俗,其中“祭海”是漁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而舉行的壹種儀式。
三、吃鴨肉
“處暑”到來意味著炎熱的夏天逐步開始轉為涼秋了。天氣溫差增大、晝暖夜涼,此時飲食應遵照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