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享譽世界的珍稀食藥兩用菌,具有獨特的香味、豐富的營養、齊全的功能和顯著的食用效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有機鍺,具有補腎壯陽、健腦提神的功效。在美國被稱為“陸地魚”,因其抗癌效果明顯,對肌瘤細胞抑制作用強,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被用作人體營養的高級滋補品。
擴展數據:
羊肚菌壹般分布在低海拔平原地區到3200m高海拔地區。羊肚菌多生長在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腐殖質層上。不同種類的羊肚菌對土壤條件的要求不同。許多文獻報道羊肚菌主要生長在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或褐土、棕壤中。
羊肚菌容易在火災後的森林中發生。羊肚菌壹般在低溫高濕條件下容易萌發子實體,所以野生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季節壹般在每年的3-5月或8-9月。研究表明,羊肚菌的田間發生條件主要取決於上年6月的降水量(11.5℃),當年羊肚菌的發生取決於當年春季5cm的表層土壤溫度是否穩定通過11.5℃。
因此,羊肚菌的發生期受全年氣候條件的影響,與發生區的溫度、降雨量和降雨時間密切相關。壹般來說,羊肚菌通常發生在土壤潮濕或降雨量大、容易保持水分或地下水位高的環境中。光照能促進子實體的形成,子實體的生長發育具有趨光性。充足的氧氣和通風良好的場所是保證羊肚菌正常生長發育的必要條件。
百度百科-羊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