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山東七夕節吃的面食

山東七夕節吃的面食

山東七夕節吃的面食:巧果。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稱巧食或巧舌,用油、面、糖制作而成,造型精致,香甜可口,是山東地區的特色傳統面食,七夕節的應景食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

在青島的很多地方,都有制作、烘烤巧果的習俗。制作巧果的模具俗稱磕子,多為梨木和棗木、蘋果木等木料雕刻而成。傳統的巧果磕子有魚形,花籃、蓮花、桃子、葫蘆、花生等有美好寓意的形狀,現在也有了許多卡通造型,深受孩子們的喜歡。

制作巧果時,把發好、揉好的面團放入刻有花紋圖案的磕子裏,用手輕輕按壓,使花紋均勻印在面團上,再慢慢磕出來,然後就可以放進烤箱或者鍋裏烙烤了。

七夕節的意義和象征

七夕節象征著愛情和浪漫。據傳說,牛郎織女是壹對相愛的戀人,他們因為天河阻隔而無法在壹起。每年的七月七日,他們才有機會相會壹次。因此,七夕節被視為壹個浪漫的節日,讓人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愛意和情感。在這壹天,人們會送禮物、寫情書、舉辦浪漫晚餐等等,以表達自己的愛意和情感。

七夕節象征著家庭和諧和幸福生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庭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七夕節也是壹個傳統的家庭節日,它寓意著人們對家庭和諧、幸福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