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感受到勞動中人物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2.了解勞動的動態規律,初步學會繪制人物動態的方法。
3.進壹步提高學生在創作中的觀察和表達能力。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的動態繪制。
困難:勞動場景的審美表達。
第壹類
課前準備
(學生)馬克筆、油畫棒、水粉顏料等。
(老師)關於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情況介紹。
(1)老師用課件播放《最光榮的工作》的音樂,展示各行各業的人努力工作的畫面。開導學生:妳平時參加什麽勞動?需要用什麽工具?妳當時是什麽心情?
(2)學生回憶和交流。
2.感謝這種感覺。
(1)老師用課件展示作品《打夯歌》,請學生欣賞討論:作品中的人物在幹什麽?他們的勞動行為有什麽特點?
(2)老師總結:人在工作時有壹種有規律、有節奏的動態。
(3)小組活動:欣賞小組內的其他畫作,分析交流作品中的各種勞動動態和特點。
3.研究經歷。
(1)問題:人在工作時如何保持身體各部位的平衡?
(2)體驗:同桌模擬彼此的動態,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律。
(3)演示:教師用課件演示勞動時人體的動作變化以及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