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湯
白頭翁(苦寒)、黃連(苦寒)、黃柏(苦寒)、秦皮(苦寒),各32。
右四味,取七升水,煮兩升,去我,溫服壹升;如果不愈合,就多服壹升。
劉渡舟
益熱不同於益寒。厥陰有熱益寒之功,對粘液、膿液、便血或口渴重者會有好處。這是益熱的。濕熱傷腸,引起大便粘稠,或膿血混合,脈沈,舌苔黃膩,小便黃,為濕熱下泄,內急為特征。厥陰為熱而益,宜用白頭翁湯治療。不是壹般治療的方法。熱病傷陰,下焦達不到要求,就是舌紅無苔,舌裂泄瀉。所以牡蠣壹定要加,石斛、山藥要養胃養陰,苦寒藥不能用。
胡喜樹
陰寒之下通脈四逆湯最益。下壹個重量表示緊急程度,然後是重量。這些藥都是苦寒藥,有收斂的作用,所以白頭翁治療膿血很有效。發熱,脈數,有發熱或口渴,脈數,都是熱,熱重而下重,就是痢疾。如果是便血,要加阿膠。只要是急重的,加大黃是沒有問題的。仲景的書,最後是藥方,有適應癥,非常嚴謹。太陽病發汗的方子有二十多個,但並不是所有的方子都能隨便發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劉誌傑
這是陽明濕熱,發熱口渴,脈強,舌紅苔黃。嚴重的話會帶著熱氣進入營血。入少陰則降精血,入太陰則降膿血。夏秋季痢疾多見於本方。有人說加大黃或者木本植物理氣,其實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