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食用菌保健掛面的加工工藝是怎樣的?

食用菌保健掛面的加工工藝是怎樣的?

食用菌保健掛面系列包括猴頭菇掛面、香菇掛面、平菇掛面、茯苓掛面、靈芝掛面等。,都是在普通掛面中加入壹種或多種食用菌配料制成,加工方法大同小異。其突出特點是味道鮮美,刺激食欲,營養價值高和食療。但香菇經過脫水粉碎後,大多呈粉末狀,缺乏粘性,在制作過程中容易破碎,給掛面的加工帶來了壹定的困難。經過反復實踐和試生產,作者摸索出壹種“低溫陰幹”的特殊工藝,適用於各種香菇粉絲的加工。以猴頭菇面條為例,簡要介紹其加工要點:

(1)原料配方和產品標準

付強粉100公斤,猴頭菇粉2公斤(或猴頭菇汁20公斤),茯苓粉0.5公斤,食用鹽1公斤。掛面厚0.8毫米,寬1毫米,長20厘米,水分含量14% 0.5%。

(2)結合面

將猴頭菇粉和茯苓粉混合成面粉,加入26%過濾鹽水或煮蘑菇水,在攪拌機中攪拌10分鐘,使面粉充分吸水膨脹,相互粘結形成面筋網絡。固化後的坯體具有壹定的延展性,在25±2℃放置65438±05分鐘,然後在機器上壓片。

(3)壓片

熟化後的織物要經過幾道雙輥壓光形成面片,以保證面筋網絡的均勻分布;然後用搟面機把面團切成1mm的面條,最後放在架子上陰幹。

(4)在陰涼處幹燥

陰幹室內空氣相對濕度為70% ~ 80%,室溫控制在15 ~ 20℃之間。面條在壹定的風量下緩慢幹燥。要防止室溫過高,否則面條會開裂造成脆條,幹燥時間在8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