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右玉縣郁郁蔥蔥。在壹望無際的草原上,壹片片的樟子松。蒙古櫟和小葉楊星羅棋布。誰能想到,在過去,種壹棵樹比養壹個孩子還難。
在幹燥寒冷的交通堵塞中,變綠並不是終點。為了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的右玉幹部群眾正向著建設“富裕美麗右玉”的目標進發,正在圍繞綠色發展進行“二次創業”,答卷又壹份新時代的考卷。
山西右玉距離毛烏素沙漠不到100公裏,地處山西與蒙古交界處。土地沙化面積高達76%,森林覆蓋率僅為0.3%。1950年,右玉第壹任縣委書記張榮懷提出“人要在右玉生存,樹要在右玉紮根!”60多年過去了,右玉的植樹造林從未停止。如今,右玉的森林覆蓋率已經上升到54%。
不僅僅是文化旅遊,還有右玉的綠色產業體系。過去,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基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截至2016年底,友宇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近1萬千瓦,成為全縣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柱。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當年沙塵暴最猖獗的地方——殺虎口、倉頭河,如今已成為最美的生態文化景區。綠水青山好迎客,家家戶戶金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