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料及配方:大米5 kg,生石灰100 g。
三、工藝流程:原料→浸泡→研磨→煮沸→過濾、冷卻、成型。
四、生產要點
1.材料準備:①使用普通秈米。大米要求新鮮無雜質。妳不能用糯米,因為它很粘,很難做。②石灰。要用新鮮生石灰,用量要看原料的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石灰太多堿性太強,使得米豆腐澀味重;石灰太少,堿性太弱,米豆腐味道淡。
2.浸泡:將準備好的大米放入桶中浸泡10小時至12小時。
3.制漿:將浸泡後的大米用磨漿機(或粉碎機)磨成米漿。通常,漿料濃度應該是漿料能夠從磨漿機向下流動。
4.煮沸:將米漿倒入溫熱的鐵鍋,然後加入溶解的石灰溶液。註意4點①開水量要適當,不宜壹次加水過多。水量(溫水)要根據糊的硬度來定,否則糊太稀,米豆腐不容易粒化。如果糊太硬,會導致米豆腐不夠嫩。②水溫不要太熱。過熱的米糊容易包餃子,難煮。③經常攪拌以避免燒焦。(4)做飯。把米糊煮到全熟不粘手,否則米豆腐容易糊,不夠軟。
5.成型:米豆腐按形狀可分為蝦型和方型兩種。蝦形米豆腐是將煮好的糊狀物趁熱過濾到盛有水的水箱中,迅速冷卻成蝦形米豆腐,然後用冷水沖洗壹兩次。立方體形狀的米豆腐的制備方法是將煮熟的糊狀物趁熱倒入盆中,讓其自然冷卻並凝固,然後用刀將米豆腐切成多個方形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