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布谷鳥又叫什麽名字?

布谷鳥又叫什麽名字?

布谷鳥學名是大杜鵑,是普通杜鵑的中國亞種。體長約32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雄鳥上體純暗灰色;兩翅暗褐,翅緣白而雜以褐斑;尾黑,先端綴白;中央尾羽沿著羽幹的兩側有白色細點;頦、喉、上胸及頭和頸等的兩側均淺灰色,下體余部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

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鳥上體灰色沾褐,胸呈棕色。又名喀咕、布谷、子規、杜宇、郭公、獲谷等。棲息於開闊林地,特別在近水的地方。

常晨間鳴叫,每分鐘24~26次,連續鳴叫半小時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隱伏在樹葉間。平時僅聽到鳴聲,很少見到。飛行急速,循直線前進,在停落前,常滑翔壹段距離。取食鱗翅目幼蟲、甲蟲、蜘蛛、螺類等。食量大,對消除害蟲起相當作用。

杜鵑的稱呼是源於古蜀國壹個美麗而憂傷的愛情傳說,傳說蜀王杜宇的宰相鱉靈,曾開通三峽,根治了蜀中水患。杜宇遂將王位相讓,並化成了杜鵑鳥,每到春天,就要不住啼鳴,鳴聲似乎喚人們“快快布谷”,因此被人們又稱為布谷鳥。

由於啼鳴不止,常常啼出血來,滴下的血就化成了火紅杜鵑。後來由李商隱寫進了“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的千古淒怨的《錦瑟》。當然這只是壹個神話傳說,正如宋代詩人楊萬裏壹句詩說的,不過是杜鵑花“開時正值杜鵑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