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後,在退潮線以上有積水的小池子叫潮池。潮汐池塘中的生物必須具有忍受日溫差和氧含量劇烈變化的能力。這裏的棲息環境時而幹燥,時而潮濕,溫度時高時低,鹽度也時高時低。可以說微環境變化很大。在世界各地,人們利用潮間帶獨特的生態環境開展水產養殖活動,形成了沿岸共同的文化景觀。
三個間隔
灘塗濕地是海岸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所有的潮間帶、潮上帶和潮下帶。可供開發利用的部分通常是指sm等深線以上的部分。
潮間帶是高潮線和低潮線之間的地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海灘。根據潮汐活動規律,潮間帶分為以下三個區域:
1.高潮區(上區):位於潮間帶的最上部,上界為高潮線,下界為低潮線。它被海水淹沒的時間很短,只有在春潮的時候才被海水淹沒。
2.潮間帶(Mid-tidal zone):占據潮間帶的大部分,上界為高潮線,下界為低潮線,是典型的潮間帶。
3.低潮區(下區):上界為小潮低潮線,下界為大潮低潮線。大部分時間浸在水中,只在大潮的潮起潮落時短時間暴露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