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屬
名醫不錄音
它是鉤藤、大葉鉤藤、中華鉤藤或無梗鉤藤,茜草科常綠木質藤本植物的鉤狀莖枝。將嫩枝切成段,入藥。
性味甘,微寒。肝心包經。
功效和應用
1.息風止痙,用於肝風動,驚風抽搐。鉤藤味甘,微寒,入肝,有溫和的熄風解痙作用。是治療肝風內動、驚風、癲癇、驚風的常用藥,也用於小兒。如常與天麻、全蠍同用,治驚風、發熱、昏迷、牙關緊咬、手足抽搐,即鉤藤飲。通常與羚羊角、白芍、菊花等配伍。,如焦玲鉤藤湯,用於治療熱病引起的極熱和抽搐。治癲癇、啼哭、痙孿,可與天竺黃、蟬蛻、黃連等同用,如鉤藤飲子。
2.清熱平肝用於頭痛頭暈。本品能清肝熱,平肝陽,用於治療肝火上炎或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頭暈。治肝火,常與夏枯草、梔子、黃芩同用。治肝陽者,常與天麻、石決明、菊花同用。
此外,本品可與蟬蛻、薄荷合用,治療小兒夜啼,有涼肝止痙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其有效成分鉤藤堿加熱後易被破壞,故不宜久煎,壹般不超過20分鐘。
現代研究表明,本品含有鉤藤堿和異鉤藤堿,具有降壓和抗心律失常作用。該湯劑有明顯的鎮靜作用,但無催眠作用,可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能抑制離體腸,興奮大鼠離體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