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
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中國有句古話“中藥洗腳,勝吃補藥。”茯苓性平,有利水滲濕、健脾除濕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茯苓多糖,較難經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但還是有壹定的功效,療效主要來自於足部豐富的血管,具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新陳代謝、通經活絡的作用。
血液循環 每天泡腳15分鐘以上能促進血液循環,血液暢通有利於心臟的健康,尤其是經常手腳冰涼的人。利水消腫 可以輔助某些疾病的治療,茯苓有利水消腫的功效,進入血液循環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增強免疫 能夠刺激足底穴位,疏通相對應的經絡,從而影響整個人體。茯苓含有茯苓多糖、茯苓酸、多聚糖類等有效成分,有利尿、鎮靜、抗菌的作用,能增強身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