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現,神經衰弱常見於伴有筆、筆、桌椅的腦力勞動者,尤其是正在讀書的學生,而在體力勞動強度大的農民、碼頭工人中很少發現。有人調查過5所大學8051名學生,有神經衰弱癥狀的多達547人。可見,神經衰弱主要與精神負擔重有關,而與體力勞動無關。通過調查還發現,同樣是大學生、體育學院和戲劇學院的學生很少患神經衰弱,新入學的大學生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的發病率也明顯降低。而那些神經衰弱的大學生,大多作息時間不合理,經常開夜車,睡眠時間嚴重不足。可見,腦力勞動過度只是發病原因之壹,不註意勞逸結合、不參加文體活動、過於緊張可能是更重要的致病因素。
同樣精神負擔重,但不壹定是神經衰弱。這種現象提醒人們,還有其他致病因素。深入調查表明,神經衰弱與人的體質、心理狀態、性格有關。壹般來說,身體強壯、性格開朗、快樂的人很少會患神經衰弱。而瘦弱、心事重重、性格內向、過分關心自己、自信心不足的人,即使腦力勞動量並不重,也可能患神經衰弱。
很多神經衰弱患者在通過各種方式求醫問藥後,開始進行體育鍛煉,培養良好的心情,大大減輕了之前的癥狀。有的人用心理療法,也讓很多神經衰弱患者不用藥物就康復了。這些例子從反面證明,體質、情緒、性格等因素對疾病也有壹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