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氣寓意天氣回暖,春雷始鳴,萬物生機盎然,壹切都將生機勃勃。驚蟄象征著農耕精神。
驚蟄節氣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中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
到了驚蟄,九九已盡,九盡桃花開,春耕不能歇。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時節。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
驚蟄的習俗
1、祭祀白虎
在我國的老百姓當中有壹個傳說,這個白虎是是非口舌之神,在驚蟄節氣這壹天會出來覓食,誰要是不小心碰上這個怪物,那就只能自認倒黴,這壹年當中,妳會受到小人的誣陷,無論做什麽都不順利,為了避免災禍,大家都會在驚蟄這壹天祭祀白虎。
2、打小人
驚蟄節氣這壹天,平地壹聲雷,春回大地萬物蘇醒,老鼠蒼蠅等等全部蘇醒了,開始四處亂竄尋找食物,所以人們就會在驚蟄這壹天,用艾草來熏家中的每個角落,以驅趕這些蛇蟲鼠蟻,時間長了,蛇蟲鼠蟻就被看不慣的人或者小人代替了,自然就有了打小人這壹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