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臊子湯又稱蟹湯。相傳南宋時,臨安錢塘門外有壹位宋五嫂,以做魚湯聞名。孝宗惜春六年(公元1179年)三月,太上皇遊西湖時,嘗了五嫂宋的魚湯,召見了她。這道菜全國聞名,人見人驚。後來杭州很多飯店模仿五嫂歌的菜譜,經營這道菜,成為杭州的傳統名菜,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原料】鱖魚(或鱸魚)1條(重約600克),熟火腿250克,熟筍肉、水發香菇、蔥、紹興酒、醬油、醋,蛋黃2個,姜片10克,姜末1克,精鹽2.5克。
【做法】將魚去鱗、去腮,開膛,洗凈,切去頭尾,用平刀沿背骨自始至終切成兩片,魚皮朝下放入鍋中,加入蔥片10g,姜片10g,紹興酒15g,鹽1g。用竹筷子把魚剁碎,去掉魚皮和魚骨,然後把鹵汁倒回魚裏。
2.將火腿、竹筍、香菇切成5厘米長的絲。蛋黃破了。
3.炒鍋燒熱,放入熟豬油15g,燒熱,放入蔥段15g,翻炒至香,放入雞湯燒開,煮紹興酒10g,取出蔥段,放入筍、香菇,再次燒開,放入魚、生汁入鍋,放入醬油、鹽65433。
【特點】色澤金黃,鮮滑,口感如蟹湯。
【註意】烹飪時應選擇新鮮的桂魚。烹飪前,將魚放入籠中蒸至軟脆,但不要過度。雞湯煮沸後,將煮好的魚煮熟後出鍋,這樣魚就鮮嫩可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