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
選用10%苯醚甲環唑、25%苯甲溴菌腈,20%氟矽唑咪鮮胺,43%戊唑醇這些治療性殺菌劑,同時配合70%代森聯,80%代森錳鋅,25%嘧菌酯、50%吡唑嘧菌酯這些偏保護性藥劑壹起使用,治病的同時防病。
發病原因:
該病是黃瓜生產中的壹種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葉片,多在開花、結瓜期發生,以中下部葉片發病嚴重。
發病初期,病斑表現為水漬狀斑點,後變為淡褐色,中部顏色較淡,周圍具水漬狀淡綠色暈環,病斑小,直徑約1~3毫米。
後期病斑中部呈薄紙狀,淡黃色或灰白色,脆而易破碎。濕度大時病斑上會有少數不明顯的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擴展資料:
發病條件及規律
黃瓜斑點病的病原菌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田間靠雨水濺射或灌溉水進行傳播、蔓延和擴散。
壹般溫暖、多雨天氣以及連作重茬、通風不暢、濕度偏大的情況下,病害發生重。
防治
病害重發區或常發區,應選用抗病或耐病品種。與非瓜類蔬菜實行輪作;黃瓜生長期間加強管理,健身栽培;
小水勤澆,嚴禁大水漫灌,做到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黃瓜收獲後及時清園,減少土中菌源等。
百度百科-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