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鳩上半身羽毛以褐色為主,頭頸為灰褐色,染成酒色;前額和頭頂為灰色或藍灰色,後頸基部兩側有藍灰色羽緣的黑羽,肩羽羽緣為紅褐色;上背部為褐色,下背部至腰部為藍灰色;尾部末端藍灰色,中央尾羽褐色;下巴和喉嚨粉紅色;下半身紅褐色。雄性和雌性的羽毛顏色相似。
育種模式:
斑鳩的繁殖時間為4-7月。它壹年產2窩,搬到這裏時通常是成對的。在森林中的樹上築巢,也在竹林、孤樹或房子旁邊的灌木叢中築巢。通常在靠近樹幹的樹枝上築巢,離地高度多為1.5-8m。巢很簡單,主要由枯枝搭成,呈圓盤狀,結構松散。從下面可以看到巢中的蛋或小雞。巢的大小為14-18cm×16-20cm,8-10cm×8-11cm,高4-8cm,深3-5cm。
巢內沒有內墊,或者只墊幾片樹葉、苔蘚、羽毛。每巢產2枚卵,卵白色,卵圓形,光滑無斑點,卵大小28-37mm×21-27mm,重7-12g。雌雄父母輪流孵蛋。在孵化期,它們非常愛窩。有時人會在巢下行走,或者不離巢停留。潛伏期為18-19天。
小雞們晚熟了。剛孵出來的時候,雛鳥全身赤裸,沒有羽毛,身上只有幾根黃毛。雛鳥由雌雄父母撫養長大,把嘴伸進父母的嘴裏,以父母從風箱裏吐出的半消化的乳白色食物‘鴿子奶’為食。經過18-20天的餵食,幼鳥就可以離巢飛翔了。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斑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