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油菜籽中含有壹種能影響油菜籽和菜籽油品質的芥酸,以及壹定量的芥子堿、單寧等化學物質,具有壹定的毒性,因此滅菌後的菜籽餅可作為飼料使用。
芥菜型油菜原產於北非,廣泛分布於東歐、中亞、印度、巴基斯坦、中國西部幹旱地區和高原地區。我國栽培的芥菜型油菜有兩個品種,即芥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這兩個品種的染色體數目為2n=36,這兩個品系是由大白菜(2n=20)與黑芥(2n=16)自然雜交後異倍體衍生而來。
甘藍型油菜的莖葉少而窄,葉柄長,葉緣鋸齒明顯,上部分枝細長,株型高,分枝高。比如高油菜、辣油油菜、苦油菜、大油菜都屬於這壹類型,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省份。
甘藍型油菜的莖葉大而堅韌,卵圓形或圓形,無明顯鋸齒邊緣,葉片粗糙,莖葉上葉柄短,分枝中等,分枝多,株型大。如高腳油菜的“牛二”、“麻維斯”等地方品種就屬於這壹類型,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省份。
芥菜型油菜的主要特點是主根埋藏深,主根和莖高度木質化,耐旱、耐瘠薄、耐寒、適應性強、不易倒伏,生育期比白菜型油菜長,抗病性介於白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之間,種子少,種皮多為褐色、紅褐色和黃色,含油率低,壹般為30% ~ 40%,種子辛辣。芥菜型油菜適宜在西北、西南地區人多地少的山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