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袋(ふくぶくろ)是日本商人在新年前後(明治維新後日本新年改為公歷元旦)將若幹貨物裝入壹個布袋或紙箱中,壹起出售的壹種袋子或紙箱。這種袋子或紙箱叫“福袋”。
據說起源於明治後期的日本百貨店。每當春節過後或商店開門的吉日,日本的商店和百貨公司經常出售福袋。富寶的價格壹般是1-200日元。雖然價格合理,但是不靠譜。壹些商店經常把賣不出去的積壓商品放入富寶來欺騙顧客。
所以經常有人向報社投訴,雖然偶爾有幸運的人能買到更高價值的。因為妳要先付錢才能打開袋子,所以消費者在妳買之前根本不知道裏面是什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許多人多次捐款購買,所以“富寶”的生意總是很好。有些百貨公司甚至壹口氣推出幾十萬個“富寶”,賺足了錢。
平時福袋裏的東西不會提前公開,但貨物大致屬於壹類。比如家電賣場賣的數碼相機福袋裏,除了數碼相機,往往還有其他小家電。在價格方面,福袋中的商品價值壹般會高於其價格標簽。比如壹個10000日元的福袋,裏面可能裝的是1.10000日元的商品。
此外,汽車等大件商品或旅行團等無形商品不能裝袋銷售,但仍稱為“福袋”。
後來“福袋”的形式逐漸演變成過年時的常規促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