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朱明國珍《建築小品》:“書言時;沈懿厲聲說道;只是因為我對他很惱火;充耳不聞。”
曹青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榮寧府內外人皆大歡喜,唯有寶玉壹人。”
造句:
1.她熟悉帝王藝術,卻對世界發展趨勢充耳不聞。雖然可以稱得上是女性中的巾幗英雄,封建女政治家,但她沒有力量拯救中國的危機。
2.純粹的眼睛拒絕看到形式之外的任何東西。作家應該忽略任何事情的實質內容,對政治或社會中的各種具體情況漠不關心。藝術家的道德就是對社會的道德信條充耳不聞,只遵守藝術內部的特殊規律。
他總是對妳期待已久的電話充耳不聞。
4.但是當喪鐘意味著我們所屬的世界的壹部分將會減少的時候,誰又能冷冷的充耳不聞呢?
5.這種差異很可能是文化原因造成的。歐洲人是悠閑咖啡館的常客,美國人是對生活的美好享受充耳不聞的工作狂。
6.日本右翼勢力無視國家和平憲法的限制,而日本國民對這種危險的趨勢置若罔聞。
7.他對我朋友的諄諄告誡充耳不聞,才會有今天的下場。
他對自己這次犯的錯誤充耳不聞,卻壹錯再錯。
9.如果負責人對下屬的意見充耳不聞,如何集思廣益把公司經營好?
10,梅布爾對三哥置若罔聞。三兄弟在她身邊這麽多年,他們說什麽她幾乎都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