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匯率:以名義匯率為基礎,根據兩國相對價格調整匯率。
公式為:s=(S×P)/P*,其中s代表實際匯率,s代表名義匯率(直接報價下),P*代表國外物價水平,P代表國內物價水平。
比如同樣的桌子在美國的價格是50美元,在中國的價格是380元。此時美元兌人民幣名義匯率為1美元兌6.5人民幣;那麽實際匯率=6.5*50/380=0.855,相當於中國0.855張表兌換美國1張表。
但由於外貿壁壘、外貿成本、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存在,購買力平價在現實中幾乎不會出現。歷史上壹直用巨無霸指數研究實際匯率。
巨無霸指數:假設麥當勞的巨無霸漢堡在世界各地的價格都是壹樣的,通過匯率將各地的漢堡當地價格換算成美元,就可以比較各地購買力水平的差異。
假設壹個巨無霸漢堡的價格在美國是2.5美元,在英國是2英鎊。此時對於英國來說,購買力平價匯率應該是2.5÷2=1.25,但如果此時英鎊對美元匯率是1.5,那麽就是高估了(1.5-1.25)。
同樣,如果巨無霸漢堡在中國的價格是10元;此時,對於中國而言,購買力平價匯率應為10÷2.5=4,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0.25;但如果此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0.2,則人民幣被低估了(0.25-0.2)÷0.2=25%。
所以實際情況往往與購買力平價理論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