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間節日,是八大重要節日之壹:上元、清明、長夏、端午、中原、中秋、冬季至日、除夕。“清明節”這個名字也來源於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氣氛。108立冬後的壹天是齊的清明節。清明節氣* * *有15天。由於是清明節,時間在春分之後。此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晴朗,田野明凈,處處洋溢著大自然的生機。把這個時期稱為“清明”是壹個恰當的詞。
擴展數據:
清明節是中國的壹個民俗。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冬季至日後的第108天。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掃墓節日之壹。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始於周朝,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首先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
清明壹到,氣溫回升,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瓜果豆種”的說法。農業諺語“植樹不如清明”。後來,隨著清明和寒食的日子臨近,寒食是人們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和清明合二為壹,寒食成為清明的別稱,成為清明的壹種習俗。清明那天,不放煙花,只吃冷食。
參考資料:
清明節-青海頻道-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