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水鄉,水域遼闊,水質清澈。“壹方水土養壹方蟹。”這裏出產的肥蟹和陽澄湖蟹被稱為“南閘北蟹”,聞名天下。
有人說,“不了解溱湖,就辜負了妳的眼睛,不吃肥螃蟹,就辜負了妳的胃。”還有人說:“到了秦東不吃肥螃蟹,就白來了。”為什麽肥蟹那麽出名?原來河蟹原本是在淡水中棲息生長的。每年秋冬之交,蟹爸蟹媽都跟著湍急的水流在海洋和河流的交界處的水中生兒育女。俗話說的“秋風響,蟹腳癢”指的就是這種現象。聰明的家鄉人把筷子放在河流的匯合處,只有強壯的螃蟹才能爬過去。爬過的螃蟹又大又厚,特別好吃。
老家人吃螃蟹很講究。螃蟹壹般上菜前會配調料,調料由醬油、醋、姜米組成。每個人對吃螃蟹的喜好都不壹樣。有人喜歡吃母蟹,黃蟹也很多。有的人喜歡吃公蟹,公蟹比較肥。但是怎麽區分公蟹和母蟹呢?細心的人會發現,母蟹的腹部是壹條橫條,而公蟹的腹部則有壹條條的花紋,像壹個微型的“人字梯”,從中人們可以分辨出蟹的雌雄。
吃螃蟹更有意思。壹般先吃爪子再吃身體。每只螃蟹都有八只腳和兩只爪子。每個爪子有三個結,壹般只吃上面的兩個。能吃的人先咬掉上爪兩端,然後使勁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