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蕒”的讀音是[mǎi],意思是“苣蕒菜”,壹種野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詳細介紹如下:
壹、植物介紹:
1、苣蕒菜是菊科,苦蕒菜壹年生草本植物,根垂直直伸,生多數須根。莖直立,高可達80厘米,基生葉花期生存,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基部箭頭狀半抱莖或長橢圓形,基部收窄,全部葉兩面無毛,邊緣全緣,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花序,花序梗細。
2、苞片卵形,內層卵狀披針形。舌狀小花黃色,極少白色,瘦果壓扁,褐色,長橢圓形,冠毛白色,白色,纖細,微糙,3到6月開花結果。
3、分布於中國陜西、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中南半島、尼泊爾、印度、克什米爾地區、孟加拉、日本廣有分布。生長在海拔300到2 200米的山坡林緣、灌叢、草地、田野路旁。
二、生長環境:
1、喜溫暖濕潤氣候,既耐寒又抗熱。耐熱性強,在夏季35到40℃的高溫條件下,只要保持水肥供應,生長仍十分旺盛,產量極高。耐寒性較強。
2、對土壤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可種植,但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長良好。對水分要求較多,但不耐積水。耐輕度鹽堿,可在果林行間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