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是什麽意思?有什麽歷史?
清真是伊斯蘭教在中國流行的壹個專用名稱。“清真”這個詞意味著安靜和高貴。宋元時期,中國沒有伊斯蘭教的固定譯名。穆斯林學者根據這壹宗教崇尚潔凈、信奉上帝之意等特點,往往選擇“清真”、“潔凈”等詞語來翻譯伊斯蘭教或這壹宗教的禮拜寺。如元元年(1341),杭禮堂重修時稱為“清真寺”,宋紹興(11-1162)在全州修建的禮樂寺稱為“景清寺”。傳說它建於泉州。元代後期,“穆斯林”壹詞逐漸演變為伊斯蘭教,鹹陽王賽典赤詹斯丁將清教寺院改為清真寺便可印證。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陸金拜廟百字贊中有壹句“穆斯林為教名”,表明穆斯林已成為當時伊斯蘭教的俗稱。明末清初,中國的穆斯林學者用“純潔不染”、“真理唯壹”、“從純潔到真理的教導”來解釋伊斯蘭教被稱為清真的原因。與此同時,壹些學者將他們翻譯的伊斯蘭教義作品稱為“穆斯林大學”、“穆斯林指南”和“穆斯林解釋”。至此,清真壹詞從壹般名詞變成了伊斯蘭教的專用名稱。它叫“清教主義”,它的禮拜堂是“清真寺”,它的學校是“穆斯林小學”和“穆斯林學校”,它的食物按照它的教義是“穆斯林食品”,它出售穆斯林食品和飲料的場所是“穆斯林餐館”和“穆斯林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