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油旋有個典故,學界泰鬥、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家山東臨清,季老從6歲起,就離開老家,來到濟南投奔叔父,並在濟南讀私塾,上小學和中學, 在濟南的生活,給季老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在季老的《我的童年》、 《月是故鄉明》等多篇散文中,他都提到了家鄉和濟南。季老對於家鄉的小吃非常滿意,還專門給做油旋的張姓店家題字:“軟酥香,油旋張”。 油旋,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相傳油旋是清朝時期的徐氏三兄弟(今齊河縣)去南方闖蕩時在南京學來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來濟南後依據北方人的飲食特點將油旋的口味改成鹹香味,壹直傳至今。
目前濟南不少飯店裏都有油旋,但據我了解,比較美味的有兩家小店,壹是季老題字的“油旋張”,地址在市中區經四緯三路口。另外壹家藏在老東門旁街裏,門口有招牌:濟南名吃--油旋。 這就是季老題字的“油旋張”,在經四緯三附近,別看門頭不大,卻是口味不壹般吶! 這是制作油旋的爐竈,跟鐵板燒有點像,卷好的面團搟成餅,淋上金黃的花生油,很快就變成又香又脆的油旋了。油旋是濟南的名吃,這家店因油旋而聞名齊魯,不嘗嘗他家的油旋,枉來濟南壹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