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關於荔枝的文獻是西漢司馬相如的《上福臨》,裏面寫的是“荔枝”,斷枝之意。原來古人已經意識到這種果實離不開枝葉。如果把樹枝剪掉,保質期會延長。在這方面,李時珍在明朝也認識到了。《本草綱目·果三·荔枝》[解說]:“據白居易雲,若離此枝,壹日變色,三日變味。然後留下分支的名字,或者取這個意思。”東漢前後,“李誌”寫成“荔枝”。
荔枝是產於中國南方的亞熱帶果樹,屬於無患子科,是荔枝的唯壹品種,也是中國南方重要的水果作物,年產量超過百萬噸。荔枝對保鮮要求高,壹般低溫運輸。生荔枝和荔枝核含有有毒物質亞甲基環丙基乙酸,過量食用會導致低血糖和急性癲癇發作。
擴展數據:
荔枝的主要品種
荔枝主要栽培品種有三月紅、圓枝、黑葉、胡愛芝、桂味、糯米糊、袁弘、朱蘭、陳子、掛綠、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罌粟。其中,桂味、糯米糊是最好的品種,也是鮮食之選,而掛青是珍貴難求的品種。“蘿崗桂味”、“碧村糯米糊”、“增城掛綠”被譽為“三絕荔枝”。惠陽鎮盛產肉桂,糯米糊更是鮮美香甜。
百度百科-荔枝